《朝花夕拾》作者:鲁迅

作者:网络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忆起我们的中小学语文课本,最怕估计就是看到鲁迅这位作者了。因为老师的讲解不易,我们理解更不易。背书就······

回过头再看,正是因为鲁迅先生独有的白话体,深沉的文风,让小书虫深深喜爱。尤其是这本《朝花夕拾》,重读里面的几篇文章,满满回忆的同时更是倍感亲切。

总共十篇散文,皆是关于先生“回忆的记事”,包含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也侧面反映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尽管有些回忆已经不那么准确了,但是回想起那些可爱的花菜树木,还有停在味蕾中的家乡菜肴,都是先生眼中“思乡的蛊惑”。

除却这些表面的乡愁,成人后的我们,再次看这些文章,理当有新的体会。例如对当时教育的控诉,孩子闲余生活无书可读的无聊,而只能去看二十四孝图这样已经不合时代的画册,顺带讽刺了愚孝;到了青年时期留学日本,尽管碰到了藤野先生这样的好老师,也依然改变不了学医梦的幻灭;又如用解释自己仇猫的缘由作为引子分析了猫、狗、鼠三种动物背后的人性,可谓十分生动,字字戳骨。

难怪有读者评论道,“边读边笑,有些文章真是读囫囵了,小时候浑身冒傻气,读《藤野先生》,就单纯到以为鲁迅笔下清国留学生们那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一般的发髻是真的'标志极了'。”

标签: 鲁迅 朝花夕拾 回忆 白话文 教育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