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喜欢鲁迅?我告诉你,但凡你去读一读鲁迅的杂文集,能刷新你的三观。
鲁迅的伟大,可不是仅凭那一两篇课文能看出来的。
看看鲁迅都说过哪些话:
所以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
但可惜中国的旧见解恰恰与这道理完全相反,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前者做了更前者的牺牲,自己无力生存,却苛责后者又来专做他的牺牲,毁灭了一切发展本身的能力……于是人的能力十分萎缩,社会的进步也就跟着停顿。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这是100年前鲁迅写的东西!直到今天还有多少父母养孩子就是为了防老?多少父母给孩子灌输恩德思维,让孩子无条件听从于自己,就为了把孩子的人生据为己有?
近来很通行说青年,开口青年,闭口也是青年。但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要有前进的。
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导师》
直到今天,学术圈依然乌烟瘴气,很多所谓专家都是些沽名钓誉的砖家罢了。
受了官的恩惠时候则艳羡官僚,受了官的剥削时候便同情匪类。
——学界的三魂
今天看看,老百姓不还是如此吗?自己利益受损失的时候跟你一起高喊公平,甚至比你声音还响亮,自己是既得利益者的时候生怕哪天公平了。厌恶权利的原因,只是自己没掌握权利罢了。
如果孔丘、释迦、耶稣基督还活着,那些教徒难免要恐慌。对他们的行为,真不知道教主先生怎么慨叹。所以如果活着,只得迫害他。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大时,他已经变了傀儡了。有一流人之所谓伟大与渺小,是指他可给自己利用的效果不同而言。
——《无花的蔷薇》
鲁迅的文字真的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恶臭,切掉顽疾。即使放到今天,也如雷贯耳。
很多人说鲁迅就是个网络喷子,没错。他的杂文无比直白,确实就像是一个网络喷子。
别人不敢惹的人,我偏要惹一惹。
没人敢揭露的,我非要让它见见光。
但你知道他和网络喷子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吗?
网络喷子:这个社会好垃圾,我要把它骂的体无完肤,然后润去舒服的地方。
鲁迅:这个社会好病态,我要怎么才能治好它?
弃医从文,本质却还是医。
鲁迅终其一生,从来没有放弃过治愈那个千疮百孔的旧中国。这就是他最伟大的地方。